“原以为新房装修会麻烦不断,没想到全程省心又顺利!”近期,江川路街道合生三居民区的李先生提起装修经历,忍不住竖起大拇指。此前,他还在为邻居口中的垃圾清运慢、噪音引发矛盾等问题发愁,不想却体验到截然不同的装修感受。这一切改变,得益于合生三居民区创新推出的一系列装修管理举措,成功破解社区装修治理难题。

如今,在合生三居民区,装修管理不再是物业的“独角戏”。党总支、居委会、业委会、物业四方携手,构建起“四位一体”联盟:党总支把握方向,居委会及时调解矛盾,业委会反映业主诉求,物业负责执行落实。各方分工明确,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。

规范的申报流程是装修管理的重要基础。小区进一步细化装修申报要求,业主需提交不动产权证明、详细装修方案、施工方资质文件等资料。若涉及墙体拆除等特殊工程,还必须提供专业设计方案。物业同步修订《装修管理协议》,对垃圾分类标准、清运责任归属、噪音施工时段等关键事项作出明确规定。尽管前期申报稍显烦琐,但不少业主都表示:“后期内部纠纷少了很多,整体上更省心。”

针对装修垃圾清运这一“老大难”问题,小区创新推出“科学算法”。业主在装修前需提前预估垃圾产生量,物业依据预估数据协调申请清运档期。业主需在清运前一天,将装修垃圾搬运至指定的临时固定堆放点;在清运时间确定前,垃圾暂时存放在户内。这一举措极大地缩短了垃圾露天堆放时间,有效避免了垃圾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。同时,小区实行分阶段收费模式,拆除阶段按车计费,零星垃圾则按包收费,既保证了垃圾清运工作的有序开展,又让收费更加合理透明。

在噪音管控方面,小区制定了详细的“装修噪音管控时间表”,明确规定工作日中午12:00—14:00、周末及法定节假日,严禁进行敲打、电钻等高噪音施工作业。为确保规定落实到位,小区建立起“协议约束+动态监督”机制。物业与居委会联合成立“巡查小分队”,每日定时对小区装修情况进行巡查,一旦发现违规作业,立即上门劝阻并督促整改。“周末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”,成为众多居民的共同感受。

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,合生三居民区环境质量实现显著提升。装修垃圾露天堆放时间大幅缩短,二次污染隐患彻底消除。居民满意度持续攀升,噪音投诉率同比下降60%,因装修引发的环境矛盾实现“清零”。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,是因地制宜的管理策略、多方共治的治理模式,以及灵活高效的动态调整机制。

合生三居民区的成功实践,也为江川路街道其他社区的装修管理和社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。“社区治理的关键,在于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‘最优解’。未来希望更多社区借鉴这一模式,探索出适合自身的治理路径,共同打造和谐宜居的美好家园。”江川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
(图片来源网络侵删)